上海,中国近现代造币工业的发祥地

时间:2017年03月0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中国古代传统的铸币工艺主要采用范铸法。到了宋代,翻砂铸造法取代了范铸工艺。19世纪晚期,中国开始采用机器制造钱币。“废两改元”成为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1920年2月,根据北洋政府大总统第456号的指令,批准设立上海造币厂。上海造币厂随即启动筹建,掀开了中国近现代机器造币工业崭新的篇章。

 

  近百年的历史,让上海造币见证并亲历了整个近代中国造币业的发展。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为国造币”的信仰就一直深深镌刻在上币人的品格中。这种信仰愈经岁月洗礼,将愈发深沉坚定。

 

  1933年,上海造币正式启动生产,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也是唯一的国家级造币厂。投产后,上海造币开铸国币“船洋”和厂条,推动了中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货币体制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造币先后铸造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从壹分、贰分、伍分,到壹角、伍角、壹圆,上海造币始终坚守“为国造币,忠诚履职”,为保障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造币已成功研发了新中国第一套 “北京风景名胜纪念金章”和新中国第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纪念金币”。这也坚定了其发行投资金币的信心。经过央行批准,投资币主题定为“国宝”熊猫。

 

  1982年秋,熊猫金币在国际上发售,得到了广泛好评。随后,上海造币设计铸造的1983年版熊猫金、银币分别摘得“年度世界硬币大奖”的世界最佳金币奖和世界最佳银币奖的桂冠。初出茅庐的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在世界的舞台上一鸣惊人。随后,由上海造币铸造的1988年戊辰(龙年)双龙银币和1993年孔雀开屏银币又相继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银币。

 

  2008年,由上海造币制作的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和奥运系列纪念币,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奥运系列纪念币方面,在图稿设计上,经北京奥组委评审中标的40幅纪念币设计图稿中,有30幅出自上币人之手;在生产规模上,上币成为生产奥运贵金属纪念币全部规格品种的唯一单位;在科研攻关上,上币攻克了“隐形图纹效果”、“坯饼表面处理及嵌屑”等一系列工艺难题,填补了生产铜合金材质纪念币的空白;在生产创新上,上币成功制作了奥运币历史上最有分量的贵金属纪念币——10公斤奥运金币。

 

  此后,上海造币先后设计制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普通纪念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普通纪念币、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金银纪念币等重要产品。不仅如此,为满足国家领导人在G20、B20峰会各会场领导人讲演的需要,上海造币还特制了8枚庄严的国徽。长久以来,上海造币就是用一枚枚国币华章,铭刻历史瞬间,定格鼎盛中华。

 

  钱币之美,源于模具。模具之精,起于手工雕刻。手工雕刻钱币模具(以下简称“手雕”)的技艺,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欧洲,于近代随银元的普及传入我国。上海造币建厂伊始,汇集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手雕人才。他们将中西方雕刻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手工雕刻技艺,由此形成传承谱系,开启了现代币章艺术的一脉新源流。

 

  随着现代造币技术的发展,电脑数字化制模的方式已成为主流。然而,上海造币并未就此将手雕这一传统技艺束之高阁,而是奉为“火种”予以高度重视和完整保留。2007年, “钱币生产中的手工雕刻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式流通硬币和纪念币的模具,经由手工雕刻的修整完善,币面图案如画龙点睛,更添神韵。此外,纪念章、徽章、勋章与奖章等也都是手雕技艺的用武之地。上海造币的历代雕刻师们创作了许多极具文化与艺术特色的手雕作品,广受钱币爱好者的推崇。

 

  如今,手雕技艺,伴随着上海造币,在苏州河畔度过97年的风雨历程。历经五代传人的精心培育,手工雕刻这朵泉苑奇葩也正在上币的土壤上愈开愈艳,为中国钱币艺术增添更多的魅力。

     

(作者:佚名 编辑:shdtz)
文章热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上海,中国近现代造币工业的发祥地]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