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2590

查看

0

回复
主题:中国印钱世界第一只是个假象 [收藏主题]  
admin 当前离线

170

主题

9

广播

5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111 分
登录次数:487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1/11/20
admin 发表于:2013/6/10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一、 货币与流动性的概念差别

  在中国说货币总量多了,说流动性的泛滥,但是货币与流动性的概念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的货币总量大不等于流动性就是大,在说中国货币总量有问题,在说中国流动性泛滥的人,经常是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来说话的。这里我们要认识货币与流动性的差别,认识这个差别是从费雪方程式开始的。

  费雪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20 世纪初 ,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 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为 : MV=PT ,其中M是货币的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通胀在此公式下不光是货币与价格的关系,更关键在于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度增加,在货币和商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流通速度增加,那么商品的价格必然要增加。

  对于费雪公式,等式的一边M*V就是流动性,这个概念是货币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而等式的右边P*T,就是市场的总规模,这个等式就是告诉你流动性要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道理,而决定价格的,主要是流动性的大小,货币多了但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够快,照样是不会发生通胀的,而且在市场经济不好货币的流通速度下降的时候,要不通缩维持原有的市场规模,就必须增加货币的总量,这也就是西方搞量化宽松的基础。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竞争性的宽松和印钞,西方各国的货币发行量大幅度提高,但西方却出现了一定的通缩,最近的大宗商品还出现了降价,这也是反映的流动性与货币总量不是一个概念,原因是西方的经济不好货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降低,尤其是这些货币在金融体系内流通不敢到实业当中,造成了证券价格的大涨而大宗商品的下跌,这里不同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可以不同的,在实体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宗商品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很快,虽然货币供应充裕也是要通缩的,而印钞和宽松又造成金融领域的活跃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和快于实业的冰火两重天,证券的价格创造新高就不奇怪了,这恰恰说明了货币与流动性是俩个概念。

  对于货币的流通速度,中国就必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慢多了,中国的市场不够成熟,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很慢的,老百姓的存款经常是要存一辈子的,这样的货币流通速度就太慢了,就算活期存款,流动的速度也有限,这与西方老百姓没有钱,货币主要在各种机构当中,很少长期存款等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是流动速度很慢的,有的人是几乎存一辈子的,而西方以资产证券化为基础的债券股权等流动速度会远远快于中国老百姓存款,这个货币流通速度V差别巨大,这些差别,造成中国的货币发行量虽然大,但流动性不一定大,流动性与货币量二者的差异是大家首先需要搞清的。

  而这里中国的央行和财政始终没有宽松,财政还有当年的4万亿,地方财政也算不过20万亿,比起美国国债的增长少多了,这还没有计算美国州政府的负债。中国央行始终是高利率和高准备金率的,更没有美国宽松的超低利率,还承诺超低利率长期化,最后是成计划的购买这些超低利率的债券!因此西方的宽松不仅仅是印钞和货币发行数量,货币的利率和准备金率以及财政政策还决定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些速度的因素决定了总的流动性!

二、郎咸平等人无理妖魔化中国货币

  中国的M2超过百万亿了,对于中国这样多的M2,最近是各种指责和妖魔化不断,其中郎咸平就是有很大的代表性的,对于中国的货币数量问题,我们要看到的是问题是存在的,但不是如这些西方豢养的所谓专家的说法,中国有自己的金融特点,这与中国的经济机构是有关的,也与中国的发展有关。

  对于中国的货币总量,郎咸平曾经评论说【中国荣膺2012年全世界最大印钞机的桂冠】去年全世界新发行26万亿****,中国就占了一半。而且中国GDP不过占全世界8%,但却占了全世界货币总量的27%。为了掩盖烂发货币钞票所引发严重通胀以及沸腾民怨,不但统计局造假,而26号人民日报还假意谴责其他国家货币放水,完全无视中国才是全世界最大放水国。对郎咸平先生类似的说法大有人在,一度似乎成为了主流声音,但声音大不等于就是真相。

  很多人认为中国央行增发货币的数量过快、过猛,说中国政府有台“无法监督的印钞机”,据说这台印钞机开足马力,每年增发高达15%的货币投放量,以 2012年为例,当年我国GDP为50万亿元****,而货币发行量(M2)却达到100多万亿元****,相当于我们每创造1元****的财富,央行就发行了2元****。这个声音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

  然而这看似一目了然的“真相”仔细分析一下就露出了马脚,所谓GDP对应着每一年经济的增量,也就是这一年财富的创造额,财富的创造不等于总的财富量,而货币总量需要对应于当期全社会总的财富量,而且我国的积累率高达4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50多万亿元****的GDP增量中有多达20多万亿元的积累,在发行货币时就要对应于这个积累,所以中国货币发行必须相应增加,否则就是紧缩。实际上中国当今一直是在忍受着紧缩的压力,不但PPI成为了负值,而且民间利率一直是居高不下。

  与中国的高积累率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积累率经常不到1%,对于美国每年15万亿美元的GDP而言,也就是每年增加不到2000亿美元的财富量,所以美国广义货币M2就只能增加那么多。而美国广义货币比中国少,还因为其金融衍生品等市场可以替代货币的流动性,如果计算衍生品市场的话,美国的超广义货币M3、M4、M5要比中国货币多得多,几乎是个天文数字。社会这些舆论偷换了“当年GDP财富增量”与“社会流通当中财富总量”两个概念,并以此作为妖魔化中国的立论的基础。而很多蛊惑人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迷惑人,不在于其后的逻辑推导,而在于前提上偷换概念,将错误的前提公理化,使得人们在错误的前提下越走越远。

  对于中国的货币每年增加的货币占世界总的货币增量比例也过高的说法,我们看到郎咸平为代表的说法就是中国的GDP只占世界的8%,但中国的货币发行增量却占了世界的27%。对于这个说法我们不得不说这些专家的选择性的失明了,我们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就算现在经济不佳也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但世界的经济增长只有3.3左右,如果扣除了中国高速增长的因素其他国家的增长就更低,世界发达国家美日欧都在危机的阴霾下增长率低下,他们发行的货币增量与他们的GDP的比值是远远大于中国的。但世界经济如何是被控制全球舆论的金融大鳄操纵的,就如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围绕着美国经济的预期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2013年1月末,当统计部门公布2012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初值仅为-0.1%(最后确定的终值为0.4%)时,不见市场有何恐慌,大家反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强于预期”,美国股市随后一路狂飙,连破历史纪录,美元汇率也受到提振走出一波强劲升值,甚至连美联储也在议息会议中开始讨论终结QE的问题;而到了2013年4月26日,当2013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初值被确定为2.5%时,市场却普遍认为这一水平“弱于预期”,美国股市和美元汇率都受到沮丧情绪的影响,甚至有著名投行开始抛出唱空美国经济的论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世界的舆论完全被操纵的,以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实际上占世界经济总增量的0.7%,按照也是达到20%以上的水平的,以这个角度进行计算,中国的货币发行也是数量非常合理的。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中国与世界利率的不同,同时中国非常好的控制了银行坏账,这在现代金融体制里面就是要带来货币的增量,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M2里面除了非常少的M0以外均要存储与银行的,在存储的一年时间里面,如果银行没有坏帐的损失,就是要增加一个(M2-M0)的货币总利息量的货币的,这货币对于贷款那部分的M2是扣除坏账等风险的利率,这里中国的利率是3-6%的水平,而西方是不到1%的水平,这也决定了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会比低利率国家多很多。说中国的货币增长,却不说这货币增长与利率、银行坏账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高利率高利贷的背景是要以大量的银行坏账损失来对冲的,而坏账这一点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水平一直是超低的,原则就是在中国金融改革以后贷款已经过于严格必须抵押基本没有信用贷款,这与当今西方因为金融危机大量银行倒闭坏账巨大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中国的货币发行数量多,是离不开经济增长、财富积累率和利率水平、银行坏账水平的。现在说中国货币多了,却不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世界的不同,不说中国经济增量在世界的比例,不说中国的超高的积累率,不说中国与世界的利率和坏账水平的差别,忽略这些单独把货币总量一个数据拿出来说,忽视经济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体系的问题,这就是真实的谎言,是对于中国崛起的妖魔化。

三、 印钞与发钞的区别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到货币发行与印钞的区别,中国的货币发行是支付了对价的,而西方的货币发行则完全不同是印钞,混淆货币发行和印钞的区别,也是妖魔化中国的主要做法。

  我们在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印钞这个词成为了最常见热门的词汇,似乎只要有钞票从央行出来,我们的很多人就说这样的行为是一个印钞行为,但是央行行使央行的货币职能向金融领域投放货币,未必就是印钞,中央银行正常的货币发行行为是不能说成是印钞的,就如我们央行发行央票回笼货币或者逆回购提供流动性,就是一种常见的公开市场操作,如果说这是印钞的话我们的央行在2012年以来也是印钞多少万亿了,而商业银行到央行再贴现也是正常的金融行为不是印钞,更直接一点的在金本位时代拿黄金等资产到央行换取印刷的钞票是印钞吗?这里大家首先要区分的就是印钞不是指印刷钞票,而且在当今金融电子化的时代印刷的纸币是货币当中极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首先区分的是印钞与货币发行的不同概念,明白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是印钞再说话再指责比较妥当,不要把正常的货币发行和央行金融操作当做印钞。想一下当年美国是债权国在石油危机当中一下子把利率提高到20%以上,各种债券利息大增,立即让拉美的芝加哥男孩们尿了裤子(注:自50年代起,中央情报局就资助弗里德曼和芝加哥大学,为拉美培养经济学家,这些学生后来被称为“芝加哥男孩”)此时美联储购买国债和债券,获利巨大根本不会有人说是印钞的,而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致声音说美联储是印钞了呢?美联储购买债券和国债与印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到底什么是印钞什么是货币发行,关键的差别就是在于信用的对价上,央行向外提供流动性提供货币,没有取得相应的信用对价就是印钞,相反如果央行取得足够的信用对价向外提供纸币,就是货币发行。根据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就货币发行的机制而言,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四条:或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是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或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或购买黄金等资产增加资产储备;或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除金银外,不同的国家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货币储备物,如解放初期中国曾以粮食、棉花、食盐等战略物资作为货币储备物。而今天,很多国家都将外汇(具有较强流通性的主要国家的货币)作为重要的货币储备物。印钞是央行提供货币,货币作为一种信用凭证到市场上流通,但是央行却没有对等的从市场上收回相应的信用,造成市场上信用的过剩和贬值,也就是作为信用凭证的货币的泛滥和通胀,央行的资产与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的信用必须是对等的,如果不对等则流通在外的货币就要贬值到对等。

  世界以国债的国家信用作为发行货币的抵押,在现代金融社会是最普遍的做法,也是最多的货币发行方式,购买国债发行货币是在市场上收回了国债信用提供了货币信用的一个交换,但是我们为什么把美联储购买国债就叫做印钞呢?这里的关键就是国家信用的贬值,拿贬值的国家信用换取了货币,是一种信用不足的情况下的货币发行!在西方现代金融理论下货币是国家信用的托管凭证,国家信用是被看作无限的,但是国家信用真的就是无限的吗?这个理论只不过是搞了一个国家信用无限的近似,国家信用可以很大很大,但是终究是有限的,在金融衍生品大发展,货币总量海量增加的背景之下,国家信用无限的理论假设近似靠不住了,国家信用不仅仅是有限的,而且在08年的时候还发生了巨大的金融危机,这个危机也是一个国家信用的危机,国家信用在危机当中是受到重创的,在国家信用严重缩水的时候国债却大福度的增加,这些国债的信用肯定是巨大的贬值,国债信用的总额肯定是无法超过国家信用的总额的,而西方社会在08年危机以来国债负债大幅度增加,仅仅以美国论,2012年9月4日,就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当天,美国财政部发表的报告说,美国国债总额目前已达16万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美国国债的总额曾于2010年6月与12月,分别攀升至13万亿美元与14万亿美元的高点。10年前的今天,美国国债总额仅约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在奥巴马2009年就职时是10.6万亿美元元,但为了落实奥巴马政府的振兴经济计划,美国国债额急剧攀升,使奥巴马无法履行在2012年底前将国债减半的承诺。国债扶摇直上,意味11月大选后的新国会和白宫主人必须通过立法,将政府借贷上限由目前的16.4万亿美元往上调。这样的负债规模也难怪评级机构要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对于美国这样大的负债,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却是有限的,美国是私有制的国家政府没有什么资产,政府的收支又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不仅非常严重,而且解决前景非常不明。2009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1%,是此前六年的两倍,逼近希腊、爱尔兰等国水平。2011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近1.3万亿美元。这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续第三年超过1万亿美元,显示美国债务风险仍在扩大。但又据美国中文网、《今日美国》2012年5月24日综合报道,美国政府计算赤字是根据国会的独特规则计算,而非按照标准会计规则计算。报道称,若美国政府严格采用标准会计规则计算,2011年的赤字为5万亿美元(约合****31.6万亿元),而官方报告数字为1.3万亿美元(约合8.24万亿元****)。2011年的实际赤字相当于官方报告数字的4倍。现在16万亿的国债这意味着每位居住在美国的成人和小孩平均负债5万美金,这还不算社保等政府隐含负债和地方政府负债;再加上连续的赤字,美国国债的信用存在巨大的问题,国债的价值维持高位有QE宽松购买的因素也有美元回流的因素还有与西方其他国家比较的因素,但是无论何种因素美国国债信用不足是事实,购买国债是印钞也是共识。在西方列强是债权国的时候国债是好东西,央行购买国债不是印钞,在西方国家是债务国但是国家收支平衡有足够偿债能力的时候央行购买国债也不是印钞,只有在国家负债超标同时赤字巨大还国债利息低低的时候,国债的信用国家的信用已经实际上深陷危机,购买国债才是印钞。

  对于中国的货币发行,基本上是购买外汇的外汇占款的被动发行,这些货币发行出来是有外汇作为支撑的,这些外汇的信用可能因为全球经济危机而出现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的而是世界其他国家的,这也就叫做输入性通胀,正是因为中国没有印钞,世界货币才涌入中国,造成中国货币的被迫发行,但发行的这个货币是有外汇信用背书不是中国政府的随意印钞,如果出现问题也是外国对于中国的影响,对此我们虽然没有印钞但也要看到问题,外国印钞造成中国货币数量的被动增长是我们要应对的问题而不是中国自身的原罪,把这些说成是中国政府主动行为和原罪的,是别用有心的人。来源:和讯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上海大铜章网 © 2011-2013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0.09277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