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6715

查看

7

回复
主题: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收藏主题] 转到: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1:59: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雕塑是通过物质性的实体,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形象的艺术。 如果说绘画是在虚幻的空间中通过拟真的手段创造的虚幻的三维意象,那么,雕塑则是在真实的空间中通过实体的形式创造真实的三维意象。前者是在二维平面和虚幻的空间,描绘和创造景观或意象,后者是在三维的真实空间,建构和制作实体形象。前者的载体主要是纸、布和颜料,创造的是非物质的虚像;后者的载体主要是铁、铜、木、石等,创造的是物质的实像。[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1 布莱克 上帝创造亚当

[p=17, null, left]

[p=17, null, left]雕塑的产生显然与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绘画,有很大区别。绘画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记忆模式(和表现模式)并且使之恒久化;而雕塑主要是来自于一种创构生命的冲动,来自于一种超越自然孕生的冲动――类似于耶和华或女娲当初造人时的强烈的冲动。如果说创造灵动的生命形象的耶和华和女娲是最早的、最伟大的铸造生命的雕塑家,那么,创造静态的生命幻像的雕塑家,就是人世间的造物主。因为他们使石头、木头和青铜这些没有生命的物质获得了艺术生命和审美生命——古希腊神话中关于雕刻家皮格马利翁制作的石雕变美女的故事,算得上雕塑“创生”的经典例证——而且,更重要的是,雕塑家使得自己的创作和上帝造人一样,具有了神圣的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2 拉奥孔 高242cm 罗马 梵蒂冈博物馆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藤椅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3 希腊雕塑 弓箭手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板凳 
塑的这种“创生”的意义,与苏姗·朗格所说的“拟人化的幻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种“拟人化的幻想”,又与木乃伊情结密切相关。当然,雕塑艺术家不仅仅是为了“冷冻”或固化生命,而是为了构拟生命;雕塑艺术家重视生命的实体性和存在性,是因为这种可感的实体性和鲜活的生命具有同一感。因此,雕塑家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构拟一种优美的、静态的生命实体或躯体,更重要的是为了构拟生命价值和宇宙精神;正因为此,雕塑家不仅专注于拟人,也常常专注于拟物;不仅构拟生命,也构拟抽象的造型和审美界面。雕塑使艺术家获得再造生命的快感,也使观者获得与另类和异类生命对话的快感。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4 秦始皇兵马俑

[p=17, null, left]

[p=17, null, left]黑格尔认为,“雕刻形象的基本任务在于把还未发展成为主体的特殊个性的那种精神实体灌注到一个人体形象里,使精神实体与人体形象协调一致,突出地表现出与精神相契合的身体形状中一般的常住不变的东西,排除偶然的变动不居的东西,而同时又使形象并不缺乏个性。”也就是说,雕塑的形象,必须体现个性与一般的统一,精神(神)与外形(形)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雕塑必须在可触可摸的感性的外壳中灌注“理念”,使“理念”在完满的形象塑造中得到感性的显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报纸 
塑的特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握(由于浮雕如谢林所说是一种雕塑中的绘画,因此排除了浮雕:

第一. 空间性与体量感。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5 维纳斯诞生

[p=17, null, left]

作为三维的实体形象,雕塑存在于空间,呈现于空间,也展开于空间。因此,空间,真实的、实体的空间,是雕塑的存身立命之所。作为体积和体量的艺术,雕塑必须占有空间,通过空间来展现其艺术魅力。同时,雕塑也塑造空间,建构空间,活化空间。除了建筑和园林,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与雕塑的空间建构性一较高下。一座雕塑,无论是置于室内,还是置于街头广场;无论是小型的胸像摆件,还是巨型的城市雕塑,一当它进入空间,它就会改变原有的空间格局和性质。

当然,将雕塑仅仅视为空间的创造者和建构者,视为塑造空间的手段和媒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看到,雕塑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空间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说,雕塑的魅力正在于它向世界呈现和展开的那种独特的空间性。罗兰·巴特说:“雕像可绕行,可洞穿,一句话,是深邃的,它引起巡视、探测和洞察:它理想地包纳了完足和内部之真实。”罗兰·巴特显然洞见了雕塑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而且,也洞见了雕塑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观赏特性以及圆形性的观览特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正是巴特所说的这种可以“洞穿”又可以“绕行”的比较极端的例子,因为这座雕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物,雕像的内部有宽敞的空间供游人游览和攀登,而雕塑周围巨大的环行空间,都是观览、“巡视”这一巨型雕塑的有效位点。当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谈论雕塑的空间性,一般不是着眼于雕塑的内部空间和雕塑内部的“可穿透性”,而是雕塑的体块、体积和体量或雕塑本身构成的空间性。比如希腊雕塑《拉奥孔》,其空间性就是体现在人体与人体之间、人体与蛇身之间、雕塑与基座之间以及人体各部位的体量之间的那种空间维度和运动节奏,换句话说,是雕塑家挖掉或剔除以显出虚空和通透,并使形象得以凸现的那些部分,因此,雕塑的立体感、视觉的深度、审美的真实性,均与雕塑的空间性紧密相关。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地板 
雕塑的空间性与体量感是雕塑须臾不可分离的两面。体量是实体空间,空间是虚空的空间,虚与实两种空间的互动和互傍,才构成了雕塑的审美空间。苏珊·朗格说,“雕塑是感觉空间的能动体积的意象”,其着重点即在主体和雕塑客体之间的空间感觉的对应。雕塑作为一种实体意象,首先是主体直观地、真切地感觉到的意象;其次,是一种空间意象,而且是感觉空间意象,是处于主体的视知觉和身体知觉的敏感性范围内的意象,换句话说,空间是真实的空间,意象是真实空间的真实意象;再次,它是一种能动的体积意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具有身体的侵入性和审美的召唤性的积极的意象,而不是像某种巨型的植物或具有体量的某种偶然的堆积物那样,只是一种消极的意象,一种不具有引人入胜的心理感应性和视觉聚合力的意象。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17 美国自由女神雕塑

[p=17, null, left]



我们之所以觉得雕塑是可感的,是因为雕塑是体量、体块,是实体。雕塑以体量而立形,以空间立命,所以雕塑必须也只能在真实可感的审美场域呈现,通过可穿透的空间意象和体块形象,能动地开创诗性空间。雕塑一方面暂时使生命凝固,一方面又使生命具有神性的、巫术式的魔力,这正是雕塑的魅力。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7楼 
第二. 瞬间性、恒久性和沧桑感。

在视觉艺术中,摄影、绘画、雕塑都具有瞬间性特征,但是,相比而言,雕塑在统摄和展现生命的瞬间性方面,有其独具的特点。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left]

[p=17, null, center]图4-18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辟邪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left]

[p=17, null, center]图4-19 梁武帝萧衍修陵麒麟

[p=17, null, left]

任何雕塑形象都是对现实中生命瞬间的凝结和定格,而且,是现实中某一单一生命或生活的片断的瞬间定格,是一种相对来说无背景和无情境性的特写定格。米隆的《掷铁饼者》定格的是运动员积蓄体力、鼓足干劲,正待掷出铁饼的瞬间,运动员那种蓄势待发的瞬间情态,被雕塑家抓住并生动地表现出来;明代张明山的《渔樵对话》,则将渔夫和樵夫友好交谈的瞬间定格,使老渔夫的慈祥、热情和开朗与中年樵夫的憨厚、朴实形成鲜明对照。这些雕塑,虽然只能从外在而且只能从瞬间展开描绘,而且只能从无背景无场所的目标锁定和目标聚焦的方式展开描绘,但是,它却能够充分体现有限中包孕无限,瞬间中凝聚永恒的美学精要,而且虽静而犹动,历久而弥新,具有永久、鲜活的艺术魅力。

雕塑的恒久性与沧桑感,与雕塑的物性特征密切相关。古代的雕塑,大多采用石头和青铜铸成,由于这些材料在抗御时间和风雨的侵蚀方面比任何纸质或布质的绘画更具有优势,因而,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观赏到古希腊罗马甚至更早年代的雕塑杰作,但是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看到与雕塑同样古老的绘画作品。因此,在所有艺术中,雕塑的恒久性是最突出的。与任何平面的艺术,比如绘画相比,雕塑的沧桑感也是比较独特的一个方面。由于久经风雨,雕塑,尤其是比较古老的雕塑,不是显示出品相的残缺,就是暴露出在自然的淘洗和历史的激荡中留下的风化印迹。这就使得观赏者常常能够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倾听”到雕塑所储存的时代的回声,所记录的社会灾变的磅礴巨响。因此,在这一点上,雕塑也如同建筑,具有石头的史书的价值,即历史的、文化的,甚至文物的价值。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5/1/1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8楼 
第三. 虚拟性和象征性

虚拟性和象征性是雕塑非常重要的特征。熟悉中国古典戏曲的人都知道,虚拟性和象征性在中国戏曲表演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马鞭代表骑马(马)、桨代表划船(船)、开门的动作代表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区隔等。总体来说,戏曲常用的象征手法,是部分代替整体。雕塑与戏曲在这一点上非常类似,也常常采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手法,例如,几朵浪花,象征涛飞浪卷的大海;一颗麦穗,象征农业或者丰收;一只没有弦的弓,代表弓箭或武器,甚至有时即使只是雕塑人或物的一种动态,或一个动作,也具有象征或指示意义。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left]

[p=17, null, center]图4-20 马踏飞燕

[p=17, null, left]

雕塑的虚拟性和象征性有时是结合夸张、借喻等多种手段生成的,比如出土于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的青铜雕塑作品《马踏飞燕》,就是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塑造了千里马风驰电掣、直追飞燕的雄姿,使这匹一往无前的骏马的形象充满了光彩与活力。

雕塑的虚拟性和象征性,有时也直接受某种文化原型的掌控,同时也受惯例的形象创造的制约。而这,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雕塑形象的单纯性和雕塑内在观念的纯一性,使得雕塑整体地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例如,希腊罗马雕塑中的维纳斯,就是爱与美的符号或象征;雅典娜,就是智慧的象征;大卫,是力与健美的象征;等等。

戏曲的虚拟性和象征性,原本是因为受舞台空间限制而采取的权宜方案,但是,后来,观者和演员都意识到,采用象征和虚拟的形式,比起将真马和真船这类笨拙的“真品”搬上舞台来,不仅运作成本更低,而且意境更优美,手法更含蓄,姿态更潇洒。雕塑采用象征和虚拟手法,其实同样来自于这种被动的压力和限制,因为雕塑的材料和表达方式决定了它无法用绘画方式,细致地、翔实地、完整地描绘对象。雕塑必须以最俭省的、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最有成效地塑造形象,揭示主题。而要达此目的,最佳的方法,就是象征和虚拟。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left]

[p=17, null, center]图4-21 米隆 掷铁饼者 高1.52m



[p=17, null, left]正因为此,雕塑就更多些诗的特性,造型优美、风格明快、语言简洁,充满了象征性和暗示性,而且非常感性,具有材料特有的质感和触感。比起雕塑来,绘画就更多些散文性,形象逼真、描绘细腻、场面完整,所以,苏姗·朗格说:“一幅绘画是一个完整的视觉区域。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创造一个独立的、内容齐整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像我们举目眺望现实世界,各种景致出现在眼前一样自然。也就是说,绘画创造的幻像是一种虚幻的景致”从绘画的终极效果看,它像是从世界中裁取的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场面;而雕塑则像是从世界中抽离出的一种物体或一系列物体,然后又将这一物体植入一个空间或世界。因此,一般地说,雕塑几乎不需要特定的环境或背景,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而在绘画中,主题或者描绘的主体部分和背景是无法分离的,它必须整体呈现。

[p=17, null, center]点击查看原图

[p=17, null, center]图4-22 卢沟桥石狮

[p=17, null, left]

[p=17, null, left]绘画的散文特征,使得它成为一种强的艺术形式,它所特有的整体性、真实性、构拟的灵活性,促使它成为更加主流的、重要的艺术形式;而雕塑,由于其诗的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相对弱的形式,它所特有的片断性、象征性,构拟、展现或呈示的限制(背景,场景),对物质形式的依赖性等,使得它成为比较边缘的艺术形式。这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上海大铜章网 © 2011-2013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0.38965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