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3139

查看

1

回复
主题:雕塑语言中的两个特色 [收藏主题]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7/5/11 9:28: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第一个特色是雕塑要特别讲究影像。



  什么是影像呢?影像不是剪影,剪影是平面的。罗丹解释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到窗台上,你从窗内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影像。雕塑都立在大庭广众之中情,它的影像就应该打动人,哪怕你坐汽车经过,也会被它一下抓住。我去莫斯科时,火车未到站,就见到那二十四米高的《工农联盟》的雕像,象两个巨人在城市上空阔步前进,它给你一种豪迈的情绪,当然,这是五下年代的感情。珂勒惠支的《拉犁》,用压低了的三角形,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压力。影像表现力特强,不需要细看,一接触就把你抓住。所以有人把雕塑叫做“强迫性艺术”,道理就在这个地方。雕塑安置在广场上,你愿看也好,不愿看也好,只要经过,就被抓住。毛主席纪念堂有四组雕像,八米多高,体积象座小楼,但因为缺乏明确的影像,参观的人世间留下的印象不深。大型纪念雕塑在正式动工前,总要在现场校一校影像,看效果如何。因为有时在室内看好,一到现场就完全松散了。绘画和雕塑在这一点上有共同性,真正好的油画也是注意解决总的影像的问题。詹建俊同志在五十年代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五个战士组成永远推不倒的巍然的山峰,这个影像效果就很好。他的《试看天地翻覆》,云和树在翻腾,形成一个总的影像。苏联早期作品《机枪马车》,从左上角来一个放射形,四匹马迎面奔驰而来,所向无敌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就很成功。可惜的是我们很多艺术家还不大注意这个问题。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铜 当前离线

6363

主题

1569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8931 分
登录次数:2544 次
注册时间:2014/3/21
最后登录:2020/4/19
上铜 发表于:2017/5/11 9:29: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第二个特色是要组织突出点。

  文学艺术所有的作品都要组织中心。伦勃朗绘画往往把不关紧要的部位安放在浓重的阴影里,而用最鲜艳的色彩或亮的光点来突出重点。雕塑用什么来突出中心呢?靠主要的突出点。米开朗基罗的《挣扎的奴隶》的拧过来的肩膀,就是突出点,从这个突出点揭示了全部内容。苏联的雕塑家沙特尔有件作品,后来印成邮票,雕的是一个老工人盘腿坐着,作者为了突出捋胡子的动作,把下面的膝盖缩短了,突出表现了他正理胡子的动作,思考的神态更明确了。我自己做的《大路歌》,三个工人拉一个磙子,中年工人在前,充满信心,左侧是一个老人的脚和一只颤抖的手按在地上,在拚命拉,揭示压迫的残酷性;右侧是青年人的背,充满力量,这样就有了总的影像,又有了突出点。


     中国古代动物雕塑特别好。唐乾陵、顺陵前的狮子,蹲着具有强烈的体积力量,呈现稳定的三角形,很有盛唐气概,似乎周围整胩平原都在它控制之下,与周围的小山和地平线配合得太好了。可惜管理不善,他们修了一条公路,直通狮子顶上,把整个气氛完全破坏了。近来,英国的亨利。摩尔做了一座《皇帝与皇后》的雕塑,安放在一片沼泽地带,两个坐在那儿,似乎自古以来就统治那个地方,雕像和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种气氛,非常有意思。汉代霍去病墓前的石虎、石马,是用整块大石头,只用,有的斧子凿那么几下子,生动极了。还有三角形的鱼,一个大三角形的石头,一个角上凿一个圆眼,就象一条大扁鱼,很有创造力。汉代的人无所拘束,创造的东西出乎意外,用体积的语言巧妙地表达情感,相当好,而且体积偏方、夸张得很厉害。宋代以后,逐渐倾向写真,但形体的感人力量弱了。又如龙门的奉先寺,大佛旁边的那个金刚,脖子粗极了,脸是方中带圆,特别有分量。我们的雕塑和西方不一样,我们有特有的表现力。如金刚的作法。与欧洲按照人体解剖的作法不一样,装饰化了,图案化了。我们的金刚有时还着重表现肚子,形成五瓣的梅花形,象憋足了气,很有力量,很有浪漫气息。西方也在吸收这种表现方法,据说亨利。摩尔就吸取了中国古代的东西。可见在雕塑体积语言上,古今中外都有某种一致性。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上海大铜章网 © 2011-2013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0.12500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9.0